您的当前位置:支气管炎 > 疾病普及 > 我们还有小儿支气管炎的特殊疗法
我们还有小儿支气管炎的特殊疗法
伏贴是什么
伏贴,是中医的独特疗法,是“冬病夏治”疗法中的一种方法,药物通过穴位渗透皮肤进入经络,导入脏腑,直达病所,激发全身经气,起到沟通表里、调和营卫、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健脾益肾、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最终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冬病夏治”。
伏贴疗法的原理与好处
“冬病”患者体质多偏于虚寒,加上冬日寒凉、两寒夹击,毫无解冻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很困难。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暑热骄阳,体内阳气正旺,此时运用中医特色疗法来养阳温阳,蕴结在体内的积寒就很容易驱除。但若机体阳气衰弱,没有驱邪之力,就会错过祛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本身阳气不足,夏天再去痛饮冷饮、吃寒凉食物,如冰镇啤酒、水果冰、雪糕等,甚至整日待在空调房间里,陈寒未去,又添新寒。机体被寒气侵袭必会气血凝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导致关节疼痛,停留在脏腑就会导致功能失调,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不畅,而致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等。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会内外交困,陈疾就会发作或加重。
传统中医认为,夏季入伏时自然界及人体的阳气充足,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按照老北京人的习惯,要对某些穴位进行贴敷。
贴敷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贴敷是现代临床运用的一个典范。“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贾跃进表示,“冬病夏治”药物贴敷疗法多在三伏天进行贴敷,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需要强调的是,三伏贴并非夏至贴,因此,从夏至开始贴敷并不科学,效果也难以保证。
三伏天穴位贴敷的穴位因人、因病而异。根据患者的情况辨证论治,并结合其他经脉上的一些穴位进行综合治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三伏贴”技术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
因贴敷的药物属温经走窜之物,因此孕妇忌贴。其他如瘢痕体质、强过敏体质者应慎用或禁用。皮肤长有疱疖、皮肤有破损者、肺结核活动期、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高热患者等都不宜进行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有严重心脏疾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应慎用或禁用。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早期白癜风的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