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支气管炎 > 影响危害 > 中医药专栏中医帮你健康度过秋冬换季

中医药专栏中医帮你健康度过秋冬换季



天津市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

年第3期总第3期

中医帮你健康度过秋冬换季

(呼吸系统疾病篇)

前言

季节交替,易感时气,秋冬换季的天津空气干燥,多风沙、雾霾,温度波动剧烈,老人、儿童以及平素体质虚弱的人群更容易感受邪气,引发疾病。未来几期内容我们帮助大家掌握简单的中医药方法,助你健康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中医认为人体脏腑生理病理受自然界四时季节变化的影响,机体内在的平衡及人体与自然界的季节、气候等的协调统一,是人体得以生存的基础。人类若顺应自然界四时六气的更替变化,则生理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如打乱这一规律势必引起疾患。

秋季主燥,即秋季的自然气以“燥气”为主。秋燥对身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燥易伤津,秋风一吹,皮毛口鼻受之,易出现口舌、鼻腔干燥,皮肤干燥皴裂等症状。

其二,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喜清肃而恶燥,为娇脏。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易感受燥邪,易患肺系疾病,出现咽干咽痛、干咳无痰、甚至咳吐粘痰带血等。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感受燥邪,也易出现大便干燥。

其三,秋燥时气,如有秋燥时邪致病,此属“外燥”,例如大家熟知的流感,突然发病,症状比普通感冒剧烈且易造成传染和扩散,这就是感受了秋燥时气。

秋冬季节主要有哪些呼吸系统时令疾病?

流行性感冒

症状包括:高热、咳嗽、乏力、厌食等。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老人儿童或体虚之人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肺部感染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等。婴幼儿及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中老年人会造成较大的威胁。

中医如何应对秋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

流感、肺炎等均由于外邪侵袭,病理产物积聚,导致正气内虚,抗邪无力而发。风热之邪,经口鼻侵袭肺脏,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炼津为痰,痰热壅肺。

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多罹患慢性疾病,体内积生痰湿、瘀血等,在此基础上易感受外邪而使病情发作,以痰热壅肺或痰浊阻肺为主,常兼有气阴两虚、肺脾气虚、瘀血等。

恢复期多以气阴两虚、肺脾气虚为主,常兼有痰热或痰浊。其基本病机为痰热壅肺兼见气阴两虚、痰浊阻肺兼见肺脾气虚。故邪实(痰热、痰浊)正虚(气阴两虚、肺脾气虚)贯穿于整个病程中。

中医治疗以祛邪扶正为大法。祛邪者当分表里,在表者应疏风清热或宣肺散寒;在里者清热化痰或燥湿化痰,或佐以活血化瘀;扶正者当益气养阴或补益肺脾。在治疗过程中着重宣降肺气以顺肺之生理特点。

养生保健

(1)起居有常。秋冬气候转凉,进入“秋冬养阴”的时段。起居应顺应昼夜节律的变化,适当增加睡眠,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早晨可以用冷水洗脸、晚上用热水泡脚,以提高对寒冷的抵抗力。

(2)运动养生。坚持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秋季天高气爽,宜登高远眺,郊游会友。平日可以练习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平和的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锻炼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干燥上火。

(3)药膳食疗。针对“秋燥”,饮食宜“少辛多酸”,培补肺脾之气,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事宜食材有梨、石榴、香蕉、大枣、百合、萝卜、芹菜、蜂蜜、莲子、芝麻。不过饮食更应尊重日常生活习惯,并考虑个人体质,按照饮食金字塔原则,均衡饮食。

需要注意的是有咳嗽症状的人,应避免寒凉食物,如以上提到的梨、香蕉,最好不要直接使用。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寒凉食物易导致肺气闭塞,加重咳嗽症状。可以将雪梨煮熟连汤一起食用,可以起到养阴生津清肺的作用,如果再加上一点中药贝母,效果更好。

(4)情志养生。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即应该培养豁达平和的心态、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调整身体状态,抵御疾病的侵袭。秋季草木凋零,容易出现“秋愁”的情绪,不妨登高远眺、聚友品茗,感受多姿多彩的秋季。

温馨提示

(1)有雾霾的天气不适合锻炼,因为雾霾天空气中有害物质比较多,容易刺激呼吸系统使一些疾病复发

(2)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

编辑: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马杰稿件来源:天津中医院孙增涛









































治白癜风福州哪家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bpm.com/yxwh/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