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支气管炎 > 预防治疗 > 健康秋季泡脚水里加3宝,胜吃人参和补
健康秋季泡脚水里加3宝,胜吃人参和补
金秋泡脚,胜吃补药!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
泡脚是秋季养生的关键,能够清除人体血液垃圾和病变沉渣,起到人体的清洁作用,还能抵抗各种疾病。人们常说一句话:“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可见泡脚作用之大。
泡脚有助于血液循环秋冬许多人会感觉到手脚冰冷,其实是血液循环不畅通的原因,用热水泡脚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可以舒缓疲劳,改善睡眠。
另外,在中医理论中,泡脚还有益于缓解其他全身性的疾病,比如风湿、关节炎、感冒等常见疾病,只要坚持每天泡脚,可以起到减缓症状的保健作用。
泡脚可改善睡眠足浴可通过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加速血流,驱散足底沉积物和消除体内的疲劳物质,消除疲劳使人处于休息状态从而改善睡眠。
但是,泡脚可不是把脚往水里一放那么简单,学会在水里加三样宝,泡脚的功效会翻倍哦!
秋季泡脚要加3样宝
胜吃人参和补药
1、生姜泡脚——祛寒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具体方法
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
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生姜中的药用成分有许多是小分子物质,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其挥发。
半块姜的用量是对于一般家庭用来泡脚的盆装上半盆水的量而言。
如果泡脚用的水量较多,或是怕冷的症状比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
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一般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艾草泡脚——温肺秋季养生重在养肺,而艾草泡脚能改善肺功能,对于冬季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和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虚热、实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不适、慢性支气管炎等都能得到一定缓解。
具体方法
艾草泡脚方法和生姜泡脚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相同。
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用艾草泡一次脚,还可同时喝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
3、桂皮泡脚——消肿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他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肾源性水肿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
具体方法
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如果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如腿)开始出现水肿症状,逐渐发展到身体其他部位,则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问题而导致的心源性水肿。
这种水肿可以选用前面提到的生姜煮水来泡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辅助减轻水肿的目的。
最佳泡脚时间段是晚上9点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达到最好的养肾效果,而且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
泡脚虽好,也有禁忌一忌刚吃饭或空腹后泡脚。应饭后半小时。
二忌水温过高。应40~50度。
三忌时间过长。应20分左右,微微出汗既可。
泡脚时上半身不出汗,下身出汗→肾寒;
上身发热,下半身不出汗→气虚。
秋季泡脚,胜吃补药,在里面加了3样宝,功效加倍!还能促进血液循坏,缓解各种慢性病,这么实用的养生金方一定要推荐给更多朋友看看,错过了季节就没那么好了!
来源养身之道
编辑彭雪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