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支气管炎 > 预防治疗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见症状及鉴别诊断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见症状及鉴别诊断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以毛细支气管为主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由黏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致肺气肿或肺不张。其临床症状如肺炎,且喘憋更著,以明显的喘咳和缺氧症状为特征。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实际上它与肺炎还是有区别的。本症可流行发病,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国内各地曾称之为:流行性毛细支气管炎(广西)、流行性喘憋型肺炎(浙江)、小儿喘憋性肺炎(上海)、流行性气喘病(广东)、流行性哮喘性肺炎(江西)等。至于在我国暴发流行的流行性喘憋性肺炎则另作叙述。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症状
常在上呼吸道感染以后2~3天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呼吸困难,咳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症状轻重不等,重者呼吸困难发展甚快,咳嗽略似百日咳,初起时呼吸症状远较中毒症状严重,出现发作性喘憋,体温高低不一,低热(甚至无热),中等度发热及高热约各占1/3,体温与一般病情并无平行关系,一般虽有呕吐,但不严重,也多无严重腹泻,由于肺气肿及胸腔膨胀压迫腹部,常易影响吮奶及饮食,喘憋发作时呼吸快而浅,常伴有呼气性喘鸣,呼吸频率约60~80次/min,甚至次/min以上,脉快而细,常达~次/min,有明显鼻扇及三凹征。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诊断
重症病儿有明显的梗阻性肺气肿,苍白及发绀,胸部体征常有变异,叩诊每呈鼓音,每当毛细支气管接近于完全梗阻时,呼吸音明显减低,或听不见,在喘憋发作时往往听不到湿啰音,当喘憋稍缓解时,可有弥漫性细湿啰音或中湿啰音,喘鸣音往往很明显,偶有笛音等干啰音,发作时每有肋间增宽,肋骨横位,横膈及肝,脾因肺气肿推向下方,由于过度换气引起的不显性失水量增加和液体摄入量不足,部分患儿可发生比较严重的脱水,在小婴儿还可能有代谢性酸中毒,重度喘憋者可有二氧化碳潴留,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动脉血氧分压降低,经过正确治疗后,发展成心力衰竭者已较少见,本症患者年龄偏小,多见于2岁以内,尤6个月内婴儿为多,发热一般不高或正常,在发病初期即可有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明显,体检两肺满布哮鸣音,结合X线胸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鉴别
本病有时须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1.婴幼儿哮喘婴儿的第一次感染性喘息发作,多数是毛细支气管炎,如有反复多次喘息发作,亲属有变态反应史,则有婴幼儿哮喘的可能。可试用肾上腺素或氨茶碱药物,哮喘者可迅速有效,而本症则效果不明显。
2.哮喘性支气管炎与轻型毛细支气管炎有时不易区别,但本症无明显肺气肿存在,因而咳喘表现不重,亦无中毒症状。且以后有反复发作为其特点。
3.腺病毒肺炎多见于6~24个月婴幼儿,发热高,热程长,有明显中毒症状,且喘憋症状出现较晚,肺炎体征较明显,在胸片检查中,多可见到大片状融合性病灶。
4.粟粒型肺结核有时呈发作性喘憋,但一般听不到啰音。尚有其他结核病症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及X线所见,均有助于结核的诊断。
5.其他疾病百日咳、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硬脂酸锌(在扑粉内)吸入及异物,都可发生喘憋,有时也需鉴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