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支气管炎 > 预防治疗 > 如此霾伏,我们该如何自救

如此霾伏,我们该如何自救



雾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北京今年12月遭遇了最严重的空气污染,PM2.5高出安全标准几十倍,我们都知道,雾霾不仅影响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还会造成皮肤问题,增加传染病,甚至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对于这样的恶劣环境,我们真的无路可逃了吗?

  虽然空气污染是增加了很多疾病的饮食,为什么在同一的污染环境下生活,有的人可以健康长寿,有的人却早早患上各种疾病呢?所以我们不得不说,其实发病的原因的多方面的,不仅仅是雾霾这一项,比如压力过多,食品污染,熬夜,烟酒过多,缺乏运动等等。其实对付这“十面霾伏”,重要的是用健康观念来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

  研究证明,PM2.5这些微细颗粒进入身体的肺泡后,很难被人体清除,因为它会引起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炎症反应水平也会升高,所以我们在饮食中,就应当适当多吃些一些有利与降低炎症反应,有利于提高身体抗氧化能力的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营养素的食物

  第一种是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

维生素A、C、E是我们人体抗氧化的铁三角,蔬菜中的胡萝卜素、叶绿素等物质,有利于减少某些化学毒物的作用,另外蔬菜中的各种多酚类物质也有利于降低我们身体的氧化应激程度。所以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紫甘蓝、草莓,桑葚等的抗氧化能力比吃同等重量的桃子、梨等的抗氧化效果要好。

  第二种是富含优质脂肪酸的食物。

所谓的优质脂肪酸,其实指的是我们身体必需脂肪酸,指的是ω-3系列的α-亚麻酸和ω-6系列的亚油酸。其中的亚麻酸有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富含这种脂肪酸的食物主要有鱼油、紫苏油、亚麻籽油等等,所以我们的饮食当中可以适当调整鱼和肉的比例,适当减少升高炎症反应的红肉,尤其是烟熏烧烤类的食物更加要少吃,因为它们的氧化程度更高,且含有致癌物。

  第三种就是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有研究发现,被大气污染所引起的小孩哮喘,在增加了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摄入后,通气量的下降程度就会轻一些。所以维生素中维生素B12,维生素B6(吡哆醇),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等众多营养素能减弱大气污染情况下的健康损害。

  所以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冲出这十面霾伏,我们要注意自己及家人所吃的食物的营养质量,尽量从新鲜天然的食物中获得保护。而那些甜饮料、膨化食品、油炸面点、淀粉小吃等只有油、糖、盐而缺乏各种微量元素的食物,建议少吃或不吃。

  什么是雾霾?

和霾都可以造成空气混浊,但却是两种气象。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霾”天气的定义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

  是“细粒子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气排放、焚烧物释放的烟尘、汽车尾气等气体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

  是在没有明显空气活动、风向由北转南、低空有逆温层(上暖下冷的稳定气层)、无风或微风等气象条件下,空气不对流,而空气中的悬浮物含量又比较高,全部漂浮在空中,不易散去,被阳光多次反射照耀后,天空就变成黄土色,空气变得格外混浊。阳光不能使霾散去,只有大风或者下雨才能使悬浮物扩散。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水晶,主要成分是水珠。雾多呈乳白色,大多数在凌晨以后形成,日出前最浓,日出后逐渐消散。霾和雾的区别在于水汽含量的大小,当水汽含量达到90%以上叫雾,低于或等于80%叫霾。

  雾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霾。比如,前一天如果下雨,次日空气湿度加大,如恰巧遇上冷空气来袭,清晨时即可形成雾;但阳光出来后,由于空气对流不畅,空气水分减少,悬浮物被扬起,雾就可以转化成霾。

  什么是PM2.5?

  “PM”的英文全称是“particulatematter”,翻译成中文即“颗粒物”,“PM2.5”就是“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气象专家研究表明,“PM2.5”已经成为引发灰霾天气的重要原因。而环保部门在公布空气质量时,常常以“PM10”(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浓度为标准,所以就出现了“环保部门公布大气质量合格”,但广大居民却感觉“空气灰蒙蒙,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矛盾。很多城市的“PM10”浓度达标了,但“PM2.5”浓度远未达标,所以许多专家都呼吁环保部门,将“PM2.5”纳入常规的大气监测范围,并及时向公众发布浓度数据。

  “雾霾天”对健康的影响。

雾霾天气,空气中的可吸入性悬浮物增多,病毒和细菌扩散慢,有害物质是正常天气的50-倍,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雾霾天气对呼吸道的影响最明显,可使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

  冬季更明显。因空气相对寒冷,或者早晚温差大,呼吸道处于高敏状态,对大气中可吸入性颗粒的刺激反应更为敏感,悬浮颗粒可随呼吸而进入支气管、细支气管,细小颗粒物最后沉积于肺泡,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促发哮喘,加重老慢支和肺气肿等急慢性呼吸道疾病。

  此外,长期生活在雾霾环境中,会提高肺癌的发病率。据权威资料统计,我国吸烟者数量并未显著增加,可是肺癌患者在过去30年里却增加了45.6%,这与空气污染关系密切。钟南山院士认为,雾霾天气导致肺癌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高超过尼古丁的危害。

  2.对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基础病患者的影响:雾霾天气增加了原有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并影响其心脏的功能,加重心脏的负担,可导致心力衰竭。可使原有脑血管病患者的症状加重,严重者可促发脑血栓或脑溢血。对免疫力相对比较低下的糖尿病、肝硬化、肿瘤等患者,均可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而使病情加重。

3.对皮肤、眼、鼻、喉的影响:雾霾天气空气中可吸入性颗粒对皮肤和眼、鼻、咽喉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会使皮肤发生瘙痒和皮疹、红斑等过敏反应。使眼部有干涩、流泪、畏光等不适,甚至发生结膜炎;可出现流涕、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的表现;咽喉部可出现发干、咽痛、咽部异物感等症状。

  4.对情绪的影响:在雾霾天,终日雾霾缭绕,太阳光弱,人体中的松果体会在白天分泌出较多的褪黑色素,并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减少。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一旦减少,细胞就会“偷懒”,变得极不活跃,人就显得没精打采。

  合理措施,减少雾霾天气对健康的影响。

  1.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老年人、孕妇、婴幼儿以及患有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肝硬化等慢性基础病的患者。

  2.居民外出步行或骑车时,也最好戴上口罩等防护用具,从而直接减少“PM2.5”的吸入。

  

  8层、12层棉纱口罩由于棉纱经纬棉线间形成错落,可将空气中的灰霾阻隔在口罩表面或外层棉纱中,从而对呼吸道起到保护作用。16层棉纱口罩属于医用口罩,但由于厚度比较大,可能影响呼吸顺畅,有些人戴上后会感觉不适。

  3.不在公共场所滞留时间过长,不在雾霾天气时锻炼身体。尽量用鼻子呼吸,改掉用嘴呼吸的习惯,因鼻黏膜和鼻毛有过滤粉尘的作用,能减少外界污染对呼吸道的刺激。回家后洗鼻、洗脸、冲澡,以减少污染物、细菌和病毒通过鼻子和皮肤入侵人体。

  4.避免在雾霾时开窗通气,因为相比较来讲室内空气比室外洁净。在室内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以减少室内颗粒物的污染。也可在室内放盆水,降低室内霾气,滋润室内空气。回家后洗脸、冲澡,以减少皮肤吸收有害物质。

  5.饮食宜清淡,吃一些能清理身体污染的食物,如绿豆、海带、猪血、胡萝卜、蜂蜜、水果等。适当多饮水、喝牛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起到排毒、润肺、除燥等作用。

  6.出现眼部不适,可用人工泪液点眼;可选用罗汉果、胖大海等清嗓润肺的中药饮品,以缓解咽部不适。出现较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或心血管疾病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佩戴口罩能够减少PM2.5及外来病毒细菌的吸入,保护机体少受侵害。大街上人们佩戴着花花绿绿、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的口罩,可是真正能够正确佩戴的却为数不多。

  正确戴口罩的五个步骤:

  1、平展口罩。

  2、双手平拉推向面部,捏紧鼻夹使口罩紧贴面部。

  3、左手按住口罩,右手将护绳绕在耳根部。

  4、右手按住口罩,左手将护绳绕向耳根部。

  5、双手上下拉口边沿,使其盖至眼下和下巴。

  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1、配戴前先洗手。

  2、摘戴口罩前,要保持双手洁净,尽量不要触碰口罩内侧,以免手上的细菌污染口罩。

  3、口罩每隔4小时更换1次。

  4、佩戴面纱口罩要及时清洗,并且高温消毒后晾晒,最好在阳光下晒干。

  (感染科鲍中英刘雷)









































白癜风能治好吗
复方川芎酊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怎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bpm.com/yfzl/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