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支气管炎 > 预防治疗 > 关于央视报道反映ldquo常外rd

关于央视报道反映ldquo常外rd



4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不该建的学校”报道之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当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联合调查工作组,本着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对环境污染“零容忍”的态度,迅速展开相关工作。

年12月下旬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常外”)北侧原常隆、华达、常宇化工地块(以下简称“原常隆地块”)土壤修复过程中散发异味,给周边学校学生、老师的正常学习和教学带来一定影响。事情发生以后,常州市和新北区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置,按照公开修复方案、公开监测结果、公开验收结论、接受社会监督“三公开一监督”原则,对该地块用途作出重大调整,同时组织实施该地块修复调整工程,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土壤及地下水的环境风险。2月15日,原常隆地块土壤修复调整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作出结论: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空气质量监测完全达标。

3月下旬,学校、家长分别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常外新校区室内空气、土壤、地下水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目前,全校应到校的名学生中,除1人事假、4人病假、5人正在办理转学手续外,其余学生全部到校;名教师中,除3人病假外,其他教师全部到校,学校教学秩序正常。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原常隆地块有关情况

原常隆地块位于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包括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农药厂、常州市华达化工厂、常州市常宇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原厂址,地块总面积约26.2公顷。为改善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周边的空气质量,新北区于年5月启动了该地块化工企业搬迁工作,年6月前完成原常隆化工等企业搬迁,年立项,年3月正式实施该地块修复工程。年12月份,由于防护不当,修复过程中散发异味引发环境投诉。据此,新北区环保局于12月25日下达了对上述地块修复工程的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全面停止施工;年1月3日,修复工程全面停工。与此同时,新北区迅速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1月15日,新北区政府将该地块由商业开发调整为绿化和公共配套设施用地。1月20日,《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方案调整报告》通过国内知名专家咨询评审,并随即启动常隆地块修复调整工程。2月4日,该工程验收技术方案通过专家评审。2月15日,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作出结论: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完全达标。

(二)常外学校有关情况

常外新校区位于通江路以西、辽河路以南、千岛湖路(龙虎大街)以北,该地块原系太平洋电力机械厂及自然村,而非化工厂地块。常外在年搬迁前地处老城区,有初、高中部55个班级,多名学生,教职工余人,占地面积84亩,校舍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但随着学校班级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人均占地少、活动空间小、教辅用房数量不足,原校址已无法满足学校改革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同时,根据国务院校安工程项目要求,常州学校建筑应达8度抗震设防等级,常外原校址整体建筑建于上世纪80年代,防震系数较低,因此教学用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改造建设。常外的异地重建和搬迁,既适应学校发展又满足抗震要求,还可缓解学校原处区域主干道的交通压力,也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市教育资源布局。

年,学校持《关于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新北校区新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等文件,向常州市规划局高新(新北)分局提出规划选址申请。该局依据该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审核相关资料后,于年7月核发了项目的选址意见书。年8月,该局依据《关于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新北校区新建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等相关资料,经审核后核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年8月,该局依据《市发展改革委关于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新北校区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土地证明文件等相关资料,经审核后核发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年10月份正式开工,年7月份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符合招投标程序。学校对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达标后,于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年12月底常隆地块修复散发异味后,七、八年级于年1月12日停课、提前放寒假,九年级教学计划正常进行。在2月15日常隆地块修复调整工程通过专家验收的基础上,学校于2月18日委托监测,结果均合格。2月20日正常开学,目前学校教育秩序正常。

(三)环境检测结果情况

年7月14日,新校区投入使用前,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对学校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年1月4日起,针对市民和家长关心的常外周边空气质量问题,市环境监测中心在常外周边设6个监测点位,对常外周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空气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处于正常范围。

2月5日,针对场地的污染特征,新北区环保局委托上海华测品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比对监测。检测结果表明,所有空气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

2月18日,受学校委托,澳实分析检测(上海)有限公司对校园室内外空气、土壤、地下水及辐射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达标。

2月19日下午,常州市固废与辐射环境管理中心选取6个点位进行放射性状况监测,对照《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评价依据,常外校内道路和室内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在天然本底的涨落范围内。

3月24—26日,学校和家长分别委托澳实分析检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实朴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校园室内空气、土壤、地下水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达标。

二、前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措施

常州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同志提出明确要求,1月15日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新北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市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及时研究并迅速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学校及周边空气不受污染,维护师生身体健康。

(一)变更地块用途,调整修复方案。由新北区政府组织专家制定并实施原常隆地块应急处理方案和土壤修复调整方案,同时将该地块用途由商业开发调整为绿化和配套设施用地,并由环保部门加强施工监管,确保不再发生类似的污染情况。

(二)明确部门职责,确保工作落实。新北区政府向学生家长发出《告家长书》,对土地修复过程中发生的异味情况公开表示歉意,承诺改进措施。由环保部门采取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相结合的方式,对常外及周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教育部门会同学校联合做好师生和学生家长思想沟通工作,保持正常教学秩序。由市纪检监察部门启动调查初核程序。

(三)坚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按照“三公开一监督”原则,通过网站、报纸、电视等媒体,及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建立沟通机制,通过组织专家现场答疑、家长见面会等形式,加强沟通,消除师生和家长疑虑。

下一步,常州市及新北区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长期风险防控、绿化工程等相关方案,努力为周边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教学环境,同时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bpm.com/yfzl/1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