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支气管炎 > 具体表现 > 中新健康丨中国逾30位儿科专家共同编流
中新健康丨中国逾30位儿科专家共同编流
中科爱心救助 http://nb.ifeng.com/a/20180413/6502255_0.shtml中新网上海1月10日电(记者陈静)记者10日在此间获悉,由31位全国儿科专家参与编审的针对儿童流感的疾病管理指导手册——《流感速通攻略》(以下简称“攻略”)完整版正式发布。这本手册囊括常见的流感知识以及不同场景下的正确应对措施,覆盖备药篇、识别篇、治疗篇以及预防篇,可助力减少家长护理流感患儿时的困惑,解决相关疑问。《流感速通攻略》编审专家。(“攻略”编委会供图)据悉,除流感外,流行病原体还包括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发病症状与流感相似,加之存在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可能性,许多家长难以甄别患儿究竟感染哪种病原体,盲目进行治疗可能适得其反,易导致症状持续、病情反复。根据“攻略”,当发现儿童一些病征时,家长可以先通过观察患儿的症状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感染流感病毒时,儿童会有更严重的发烧,体温可达39℃—40℃,可能会出现寒颤,伴随明显的肌肉酸痛、头痛、咽痛、全身乏力等症状,家长还需特别注意流感容易导致儿童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感染支原体患儿的症状主要是出现38.5℃左右的中高热,剧烈干咳;而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时,婴幼儿可能会有发热症状,大龄儿童一般不会发热,症状一般为鼻塞、流涕、咳嗽等,部分患儿会出现胸闷气短、气促的症状,可能导致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的并发症。“攻略”指出,更准确的方法是采用抗原和核酸检测两种检测方法快速明确病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攻略”建议家长们尽早带患儿就近就诊,做核酸检测明确病原体。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发现儿童确诊流感后,会将抗病毒药物、退烧药、止咳药、抗生素悉数用上。“攻略”指出,不对症的药不仅无法治疗流感的作用,还可能加重患儿的肝肾负担、产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针对流感的口服抗病毒药物主要是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如果患儿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也可给予对症治疗。根据“攻略”,对症治疗主要以退热、缓解不适为主,应当科学选择缓解咳嗽、鼻塞的药物以及退热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退热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不推荐水杨酸制剂等作为退热药物应用于儿童。“攻略”指出,由于流感疾病本身会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抗流感药物的主要副作用也是胃肠道反应,居家护理患儿时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