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支气管炎 > 病因探寻 > 雏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雏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一、发病情况

年3月下旬,淮安区一养鸡户饲养的21日龄只蛋雏鸡突然发生以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流泪、流鼻涕、张口喘气、咳嗽、气管有啰音、频频甩头、排稀粪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并有多只鸡死亡。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二、临床症状

鸡群表现精神沉郁,嗜睡,喜蹲伏,食欲减退或不食,常挤在一起或在热源下面,张口喘气,咳嗽,气管有啰音,流鼻涕、流眼泪,眼边有脓性眼屎,鼻窦肿胀,病鸡为排出气管内的粘液,频频甩头,病程长的还出现腹泻,粪便呈黄白色或绿色,饮欲增加,体型逐渐消瘦。

三、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可见气管、支气管、鼻腔和鼻窦内有浆液性、粘液性或干酪样炎性渗出物,鼻腔、喉头和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发炎,气囊混浊或含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输卵管发育异常,肾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常充满白色的尿酸盐结晶,肾脏呈典型“花斑肾”。

四、实验室检验

1.组织染色镜检。取病鸡肝、肾、脾和脑组织触片,取心血涂片,用瑞氏染色液和革兰氏染色液分别染色镜检,均未见到细菌。

2.细菌分离培养。以无菌操作从病死鸡肝、肾、脾和脑取样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分别于37℃厌氧和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96h,均未见细菌生长。

3.琼脂扩散试验。用1.25%的琼脂糖制成平板,琼脂厚约3mm,在平板上打成梅花形圆孔,中心孔加抗原,周边孔加待检病死鸡血清,37℃湿盒作用24~48h,结果观察到待检鸡群IBV抗体阳性率上升,表示有IBV新近感染发生。

五、鉴别诊断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应注意与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法氏囊、中毒病相区别。

一般来说,新城疫比传染性支气管炎严重,强毒株感染时可见到神经症状、腺胃及肠道病变;传染性喉气管炎在鸡群中的传播比传染性支气管炎慢,多发于成年鸡,且呼吸道症状及病变更严重;传染性鼻炎和慢性呼吸道病所引起的呼吸道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有效,而传染性支气管炎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作用不大;传染性法氏囊病、中毒病也可以引起肾脏病变,但传染性法氏囊剖检时有法氏囊的病变及肌肉出血,中毒病有其用药史,通过问诊可以进行鉴别。

六、防治措施

1.立即隔离发病鸡群,迅速处理病死鸡。立即对发病鸡进行隔离饲养,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鸡舍、饲养用具及受污染的场地进行彻底消毒,1次/d,待病情稳定后改为1次/周。对消毒药品要经常更换,以防产生抗药性。人员及车辆进入养殖场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未经消毒不得入内。

2.紧急使用疫苗饮水。全群鸡用肾传支单苗1倍量饮水(重者倍量)。

3.加强管理,极力为鸡群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注意鸡群防寒保暖,适当通风换气,饲养密度适中,不能过分拥挤,并按照生长阶段控制光照时间,保持鸡舍安静,减少应激等诱发因素。

4.对症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以防继发感染,用肾炎康消肿利尿,排泄尿酸盐,同时用0.5%NaHCO3饮水,在饲料中加足维生素和矿物质,并降低饲料中蛋白质1.5%的含量。经采取以上措施后。鸡群在3d后停止死亡。余鸡全部康复。

中药发酵饲料

产品特点:

富含乳酸菌、酵母菌、芽胞菌及其代谢产物;中药制剂可提高免疫力、提高饲料转化、增加适口性、改善肉品质、调高产蛋率;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氨气浓度60%—90%。

家禽:

1、降低开产蛋鸡、蛋鸭、鹅等家禽开产腹泻的发生率,2、提高家禽的产蛋率、增加蛋重、延长产蛋高峰;3、较少软蛋、破蛋的发生率,增加合格蛋的数量;4、提高免疫力、降低料耗;

猪:

1、降低母猪便秘发生率,

2、提高母猪的泌乳量,提高母猪免疫力,增加胚胎着床率,降低死胎率;3、较少仔猪腹泻、拉稀现象;4、增加育肥猪的采食量,提前出栏;

牛羊:

1、有益菌促进瘤胃发育,提高犊牛、小羊等幼龄动物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健康状况;提高肉牛、羊生长速度,促进育肥,改进肉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2、促进瘤胃发育与瘤胃菌群建立,提高饲料利用率,提前断奶,提高成年后生产性能。补充瘤胃微生物,促进原生菌群生长,提高纤维降解菌活性,减少粪便过料。

3、提高犊牛生长速度,促进骨架、肌肉及乳腺发育。

4、提高断奶、运输及热应激的抵抗能力,减少霉菌毒素伤害,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预防犊牛腹泻,降低死亡率。

5、调解瘤胃菌群结构与酸碱度,减少瘤胃酸中毒及前胃弛缓,补充菌体蛋白与酵母多糖,增强免疫力,减少乳房、子宫、肢体炎症反应,降低奶体细胞数。

6、降低粪便含水量,减少舍内异味,改善圈舍环境,降低环保压力。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得好
怎么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bpm.com/bytx/3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