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支气管炎 > 病因探寻 > 慢阻肺患者如何平安过冬专家给出四点建议
慢阻肺患者如何平安过冬专家给出四点建议
一爬天桥就气喘吁吁,以为是年纪大了,实则有可能是慢阻肺的征兆。“本世纪最寒冷冬天”,慢阻肺疾病患者迎来最难熬的季节,许多患者因病情急性加重而不得不住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子文教授提醒:“慢阻肺患者每一次入院都会带来肺功能断崖式下降,一定要重视并坚持日常的维持治疗,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慢阻肺需严防急性加重我国慢阻肺患者总人数近1亿,40岁以上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罹患慢阻肺。“老百姓对慢性支气管炎或者肺气肿比较熟悉,实际上诸如肺气肿等发展到气流受阻的程度,就叫慢性阻塞性肺病,”赵子文教授介绍,慢阻肺患者从早期出现活动后气短、咳嗽、咳痰,到中期呼吸困难加重、活动能力减弱,生活质量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持续下降,进而出现因急性加重导致的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我们经常问病人一年住多少次院?有个病人说,我今年住9次了,每个月住一次,基本上没什么生活质量。这就是不规范治疗的后果:有数据统计显示,一年住三次院以上的患者,肺功能比一年住一次院的减损超过50%。如果不用住院,肺功能减损率是慢慢往下走的正常过程。”赵子文教授说道。应该如何判定急性加重,赵子文教授提醒慢阻肺患者出现以下几点时就要提高警惕:“第一,当咳嗽、咳痰增多两种症状出现任何一条时,都在提示慢阻肺急性加重;第二,呼吸困难加重,原来走路、上斜坡都没有问题,而现在不可以,或者平时走路还好,而现在坐着都觉得胸闷,这也是在提醒有急性加重风险。这医院,由医生判定应该住院还是加药。”有数据显示,平时管理不好的慢阻肺病人一个冬季会住院3-4次,而每一次慢阻肺急性加重,都会使肺功能呈断崖式下降。赵子文教授说:“很多患者急性发作时才想着用药,平时就置之不理,这对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是非常不利的。多款慢阻肺用药入医保“以往一到冬春季,医院呼吸科内慢阻肺的患者占了70%以上,医院更是占到90%以上,连走廊里都住满了病人。”赵子文教授介绍,急性加重跟不规范用药密切相关,而随着近些年规范治疗的推广,以及多款慢阻肺药物进入医保减轻病人负担,这种情形正在逐步改善。据悉,目前我国的慢阻肺治疗药物已经跟世界接轨,基本与国外新药同步。“慢阻肺的吸入药物以前比较贵,进医保后很多慢阻肺病人负担得起了,我们希望慢阻肺的治疗也可以因为创新药进医保而发生同样的改变。就像癌症治疗一样,以前治疗癌症的创新药非常昂贵,很多人负担不起,这几年癌症新药进医保以后,患者的生存状况改善很多。”赵子文教授表示。据悉,随着国家医保目录的更新,包括抗肿瘤用药等在内的种新药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平均降价达50.64%,其中就包括了6种慢阻肺药物。慢阻肺患者如何平安过冬?赵子文教授给出四点建议:“第一,立刻戒烟,越早越好;第二,规范用药,肺功能损伤达到中度以上的患者要规范应用吸入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肺功能、改善症状,最关键的是可以减少急性加重住院的次数;第三,要注意御寒,慢阻肺病人在天冷时容易出现气道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即便一场普通感冒,也可以引起急性加重;第四,改善生活环境,做好家中通风,戴好口罩,尽量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